九游(中国大陆)娱乐·官方网站-九游安全之选

德化窑考古遗址公园:千年窑火映海丝 文旅融合焕光彩_九游文旅娱乐有限公司

0757-23233696

新闻动态 分类
德化窑考古遗址公园:千年窑火映海丝 文旅融合焕光彩发布日期:2025-04-18 浏览次数:

  

德化窑考古遗址公园:千年窑火映海丝 文旅融合焕光彩

  在闽中屋脊戴云山下,千年窑火生生不息,诉说着“中国白”远渡重洋的传奇。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见证,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境内发现的德化窑古窑址多达239处,串联起宋元以来中国陶瓷外销的辉煌历史。近年来,德化以建设德化窑考古遗址公园为抓手,积极探索文化遗产保护与文旅融合发展的创新路径,让千年窑址焕发时代光彩。

  德化制瓷史始于夏商,兴于唐宋,盛于明清。2021年,德化窑址(尾林-内坂窑址、屈斗宫窑址)作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出口商品生产代表性遗产点成功申遗,标志着这座“世界陶瓷之都”迈入全球文化遗产保护的新纪元。

  屈斗宫窑址的发掘,揭开了这座“官窑”的神秘面纱。长达57米的窑基、17间窑室、7000余件标本,印证了分室龙窑向阶级窑演变的技术革新,体现了中国南方窑炉发展史的成就。而尾林-内坂窑址的考古发现更堪称“一眼千年”--宋元龙窑、元明分室龙窑、明清阶级窑四代窑炉叠压共存,完整展现了德化窑炉千年演进的科技脉络,为研究古代制瓷工艺提供了“活化石”般的实证。

  “九游娱乐的安全性怎么样?”

  今年3月,福建德化再次成为世界考古界的焦点。位于德化窑考古遗址公园内的大垄口窑遗址,以两项重大发现震撼学界,一是重现明代《天工开物》记载的“鸡笼窑”原型;二是发掘出福建迄今单体规模最大的清代横室阶级窑。此次考古工作揭示了9间清代窑室,单次装烧量可达5万件瓷器,印证了德化窑在明清时期作为全球陶瓷贸易核心的惊人生产力。

  大垄口窑遗址的发掘,对福建窑业技术史意义重大。其中,明代连房式窑炉(鸡笼窑)的发现,从考古学上揭示了德化窑炉从宋元龙窑向明清阶级窑的演变脉络。窑址内出土的白瓷和青花瓷,为研究明清德化瓷外销提供了直接证据。

  走进三班镇尾林窑址片区,苍翠山林间,上寮溪畔的水碓坑、淘洗池遗迹清晰可辨。

  为守护这份文明记忆,德化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德化窑考古遗址的保护与开发。2022年,德化窑考古遗址公园入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德化成立县委书记、县长挂帅的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领导小组,设立专职考古遗址保护中心,加快推进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

  同时,编制《德化窑考古遗址公园总体规划》《德化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详细规划》,将67.4公顷的遗址区域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刚性管控;投入超3000万元实施环境整治提升、保护棚建设、安防监控和遗址回填、德化窑考古遗址公园展示馆建设等,积极构建“顶格推进”的保护体系。

  根据规划,德化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将投资3.8亿元,目标直指“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陶瓷文旅融合示范基地”。一是打造科研保护高地。设立福建省考古工作站,出版《宋元德化窑》等学术专著,推动陶瓷原料、外销路线等课题研究。二是打造文旅融合样板。建设非遗工坊、研学营地,开发“中国白”数字藏品、瓷艺盲盒等文创产品。三是打造国际交流窗口。依托“世界陶瓷之都”品牌,举办国际柴烧艺术节、海丝陶瓷双年展,建设遗产城市会客厅等。

  近年来,德化窑考古遗址公园以“可触可感”为核心理念,不断深化文旅融合,完成德化窑考古遗址公园展示馆、环境整治、标识标牌、遗址保护棚等一期工程,打造出屈斗宫城市遗址公园、尾林-梅岭生态遗址公园两大特色片区。

  其中,屈斗宫城市遗址公园以整合祖龙宫祭窑神民俗、宋元德化窑展示馆等资源,通过数字复原、场景重现,再现古代官窑的“生产线”,让游客沉浸于“瓷帮古道”的时空穿越。尾林-梅岭生态遗址公园以溪流、古道串联不同时代的窑炉遗址,游客可沿木栈道探秘宋元龙窑的火焰痕迹,在水碓区体验瓷土加工技艺。

  与此同时,德化将德化窑考古遗址公园与陶瓷博物馆、月记窑文创园、红旗坊文旅产业园等现代陶瓷空间联动,推出“世界遗产地·德化百馆游”精品线路,为游客提供从原料采集、制作到烧成的全产业链沉浸式体验。

  2024年,德化全县接待游客124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122亿元,分别增长20.74%、20.78%,其中德化窑考古遗址公园年接待游客超7万人次,文旅融合让千年窑火转化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从宋元时期扬帆出海的贸易瓷器,到今日屹立世界遗产之林的考古公园,德化窑跨越千年,正以古老而年轻的姿态,书写着文化遗产“活起来、传下去”的时代答卷。(涂传定曾森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