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春日暖阳洒向彭城大地,银发游客正以独特的姿态成为错峰出游的主力军。不同于年轻人的匆忙打卡,他们以慢节奏拥抱自然,身着汉服漫步园林、手持自拍杆记录春色,将时尚潮流融入闲暇时光。从非遗工坊里的指尖体验到康养民宿中的禅意茶会,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正用探索的脚步重新定义晚年生活——这不仅是对“诗与远方”的向往,更成为撬动银发经济的新支点。
当银发旅游从“小众尝试”演变为“大众消费”,徐州文旅市场经历了怎样的蝶变?景区、酒店、旅行社如何以适老化服务叩开银发群体的心扉?未来,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又将如何为“乐龄族”打造更有温度的旅途?让我们走进徐州银发旅游的“春天”,解码这场跨越代际的文旅新趋势。
“以前总觉得远方是年轻人的专利,现在才发现,60岁才是线岁的退休教师周淑芬翻着相册,向记者展示她近两年走过的23个城市。去年深秋,她和老同学组成“夕阳红骑行团”,沿着京杭大运河骑行12天,从徐州一路骑到扬州。“运河边的老茶馆、古码头,比景点更有味道。”
这样的“远征”并非个例。4月的洛阳城,牡丹开得正盛。河南省洛阳市王城公园内,来自徐州的老年旅游团正赏花游玩。俯身轻嗅花香,举着自拍杆与花合影,支起画板认真写生……一幕幕,都是当下银发旅游热的生动缩影。从南京梅花山的暗香浮动,到婺源油菜花的金色海洋,再到林芝桃花沟的粉霞满天,这个春天,银发族开启了一场与鲜花的浪漫约会。赏花热潮背后,折射出的正是当代银发族生活方式的转变——他们更加注重寻求精神滋养。
旅行社数据印证着这股热潮。徐州某旅行社负责人展示后台数据:2025年第一季度,跨省游订单同比激增170%,其中60岁以上游客占比超六成。“云南西双版纳、新疆伊犁、福建霞浦成三大热门,很多老人选择‘候鸟式旅居’,在一个地方住上半个月深度体验。”
除了踏青赏花、康养旅居,红色旅游线路也一直深受银发族追捧。淮安市周恩来纪念馆内,银发团成员驻足在总理生平展柜前,轻声复述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隔壁的苏皖边区政府旧址,斑驳的砖墙上仍留着当年的标语,老人们拿出放大镜仔细辨认:“这些字迹就是活历史,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啊。”转至盐城,新四军纪念馆内,银发族们围坐在“重建军部”沙盘前,听讲解员还原1941年的烽火岁月。
这些省内较近的红色线路,串联起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重要节点。银发族们或探访伟人故里,或凭吊烈士陵园,用脚步丈量信仰的厚度。对他们而言,红色之旅不仅是追忆往昔,更是向年轻一代传递精神火种。
为保障银发族安心出行,必要的医疗服务供应是关键。“我们每辆大巴车上均配有常用的血压、血糖检测仪。此外,为重点旅客配备紧急呼叫定位器。”某旅行社负责人介绍说,他们还在一些老年旅游专列上全程配有专业医生,随时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其中一名医生可提供心理咨询。在行程衔接方面,也为老年旅客提供便捷服务,如乘坐高铁出行,会安排专人提前为旅客办理检票,并提供重点旅客送至车厢服务。
凭借着便捷交通和特色美食,徐州悄然跻身热门旅游城市,徐州的银发族在不断“走出去”的同时,不少外地的老年人也将目的地定在了徐州。消费需求在哪里,服务就在哪里。
徐州观音国际机场开通“助你飞”——老年人旅客服务卡,为老年旅客提供全流程爱心帮扶服务,张贴“爱心卡”,为有服务需求的老年旅客提供全程引导、帮扶、陪伴等爱心服务;高铁徐州东站推出8项适老化服务举措,涵盖购票、候车、乘车全流程。
当前,徐州努力提升适老化无障碍交通出行服务,2024年年底新增的48台公交车全部是低地板及低入口公交车,便利老年人上下车;“徐州出行——非遗公交专列”发车,为老年游客提供一站式非遗体验服务;获得许可的主要网约出租平台已上线“一键叫车”功能,通过大字号显示、设置常用地址、增加支付方式等多种手段,为老年人打车出行提供便利;在徐州博物馆、大龙湖风景区等景点,均为老年游客提供轮椅租赁服务……而这些细致入微的服务,也为徐州赢得了良好市场反响。
在食宿服务方面,不少酒店也针对老年群体的需求,推出了一系列适老化举措。徐州开元名都大酒店坐落于国家5A级云龙湖风景区,依山傍水,庭院式的环境静谧且优雅。酒店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会提前为银发老人布置房间、合理搭配膳食营养套餐,提供特殊化、个性化以及安全保障需求,每个细节无不体现人文关怀。徐州绿地铂瑞酒店位于风景秀丽的大龙湖畔,可优先为银铃族安排湖景房,同时提供放大镜、老花镜、行李托运等贴心服务,如有老年团体集体入住,还会有专人负责接待对接。
去年12月发布的《银发经济蓝皮书:中国银发经济发展报告(2024)》显示,目前我国银发经济规模在7万亿元左右。到2035年,银发经济规模有望达到30万亿元,占GDP的10%。
今年1月,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9单位印发《关于增开银发旅游列车 促进服务消费发展的行动计划》,到2027年构建覆盖全国、线路多样、主题丰富、服务全面的银发旅游列车产品体系,银发旅游列车服务标准体系基本建立。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全国两会期间,“银发经济”成为代表委员及社会各界讨论的热词。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其中,在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方面提出“积极发展抗衰老、银发旅游等产业,释放银发消费市场潜力”。作为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徐州在承接银发旅游流量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如何进一步发力银发经济、释放养老消费潜力?在市委党校经济教研室主任、副教授赵艳看来,眼下,银发经济这条黄金赛道,在徐州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她建议,首先要完善养老服务产业,因为高质量的养老产品和服务供给是实现老有所养的关键所在。其次要探索适老化的文旅产品和服务。徐州文旅市场的“出圈”,离不开“姹紫嫣红”“打卡留念”的银发群体。他们辛苦忙碌了大半生,终于能在退休后慢下来,欣赏一下“诗与远方”。可以将“两汉文化”“彭祖故里”等文化IP作为重点,安排适合老年游客参与的汉文化礼仪体验、汉简抄写等慢节奏活动。最后要以科技创新引领银发产业发展。在数字化浪潮中,银发群体不应成为“被遗忘的角落”。相反,通过科技创新,可以为银发群体提供更加便捷、安全、个性化的服务,守护老年人健康,以贴心的产品让他们的家人更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