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围绕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主题主线作出决定,以改革的思路和办法解难题、求突破,加快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必将为四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厚植新优势、赢得主动权。
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对于推动四川从文旅大省向文旅强省转变,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提供有力支撑,具有重要意义。
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自觉行动。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文化和旅游发展高度重视、寄予厚望,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赋予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重大任务,要求充分绽放独特的自然生态之美、多彩人文之韵,谱写美丽中国的四川篇章。此次全会专题研究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问题,彰显了省委一步步把习近平总书记为四川擘画的蓝图变为美好现实的责任担当。
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是推动省委发展战略走深走实的重要举措。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提出实施“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构建起推进四川现代化建设的四梁八柱。之后,省委历次全会都是围绕这个省委发展战略渐次展开的。此次全会重点研究文旅深度融合发展问题,对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作出总体安排,进一步丰富完善了新时代治蜀兴川总体工作格局,充分体现了省委一以贯之抓发展的战略定力和锚定目标接续奋斗的务实行动。
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是推进四川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四川享有“天府之国”美誉,拥有全国数量最多、类型最全、规模最大、品位最高的文旅资源。如何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加快把文旅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是推动四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道避不开、绕不过的时代命题。此次全会坚持问题导向,站位全省发展大局,从更大格局、更宽视野、更深层次谋划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以文旅产业塑造四川未来竞争新优势,必将更好支撑四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局。
文旅融合发展在推进文化传承发展、繁荣兴盛、打造旅游消费新场景、新增长点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需要准确把握三个关键环节。
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既要尊重有效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要发挥有为政府在规划布局、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引导性作用。一方面,市场能够对文旅供需变化进行快速准确的响应,敏锐发掘新增长点和新需求点,最大程度释放经营主体活力。另一方面,政府应做好顶层设计,制定符合产业发展趋势规律、契合经营主体和群众需求的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规划,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强旅游安全保障。
坚持产业升级与科技赋能相结合。进入新发展阶段,旅游群体、消费需求、传播模式都在发生深刻变化,这要求必须推进产业升级与科技创新深度耦合、协同演进。要强化创意开发,有针对性地把文化元素巧妙嵌入旅游项目设计、营销、运营全过程,努力推动文博旅游、红色游学、演艺赛事等文旅融合产业升级转型。要广泛应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打造高品质的网络视听、智慧旅游、数字演艺等新体验场景,助力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坚持培育主体与建强协会相结合。文旅企业是挖掘文化价值、推动产业转化的首要主体,行业协会是服务政府决策、助推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总体上看,四川文旅企业“小、散、弱”的状况仍然比较突出,旅游协会或多或少存在行业自律不足、服务质效不佳等问题。要改变这样的状况,应集中优势资源培育几家影响力大、带动力强的文旅龙头企业,给予更大力度的政策支持和资源倾斜。要大力扶持餐饮、酒店、导游、自驾等行业协会发展,通过“政府+协会”,引导文旅企业更好适应市场需求、健全行业标准、提升服务品质。
财税金融政策是推动文旅深度融合落地见效的重要保障,四川将重点从“重统筹、转方式、减负担、增活力”四个方面发力,支持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强化统筹、保障重点。围绕打造“锦绣天府·安逸四川”文旅品牌、推进文旅产业全域全业态发展、提升文旅服务品质和消费体验、深化文旅融合重点改革等四大方向,从顶层设计、平台建设、主体培育、人才引育等关键环节实施一揽子支持措施,统筹好宣传、文旅、体育、交通、住建等领域的政策和资金,确保支持方向“重点突出、错位互补”。同时,充分尊重文化和旅游各细分领域发展规律和特点,对建设世界级文旅地标,扩大标志性品牌国际影响力,打造世界级文旅风景道等重大事项和重点项目,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成熟一个、启动一个”的原则予以精准支持。
创新方式,多元投入。除财政资金直接投入外,综合运用引导基金、专项债券、财金互动等多种政策手段,撬动多元投入。统筹整合50亿元设立四川省文旅商贸产业投资引导基金,以市场化方式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鼓励符合条件的文旅融合项目申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对特别重大、跨区域实施的项目予以重点支持。落实新版财政金融互动政策,实施支小支农贷款奖补,引导银行机构为符合条件的中小微和涉农文旅企业提供成本更低的信贷资金。
减轻负担、助企发展。不折不扣落实好现行支持文旅企业发展的税费优惠政策。根据国家授权,减半征收文化事业建设费。对符合条件的出版、影视、动漫、旅游等领域的文化企业,按规定享受先征后退、免征增值税、简易计税、税前扣除等优惠政策。支持文旅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或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对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或符合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条件的,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深化改革、激发活力。支持做强重点骨干文旅企业,深化省属文旅企业改革,打造引领性大企业大集团;梯度培育中小文旅企业,择优扶持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基地),促进链主企业和延链中小微企业聚合发展。积极支持建立文化和科技产业融合发展试验区,做强成都核心承载地,鼓励其他市(州)协同发展。鼓励文化文物IP开发、文创品牌运营,探索建立文化事业单位收入增长和分配激励机制,将文创、增值服务等收入作为核增绩效工资经费来源,合理制定差异化薪酬激励办法。
主管单位:四川省财政厅 主办单位:四川省财政厅办公室 网站维护单位:四川省财政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