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峨的雪山、澄澈的湖泊、悠扬的歌声……西藏,这片被誉为“世界屋脊”的土地,正以文旅融合为笔,在高原上绘就一幅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文化繁荣交相辉映的壮美画卷。从布达拉宫的璀璨灯光到拉萨河夜游的流光溢彩,从《文成公主》史诗剧的千年回响到非遗工坊的匠心传承,西藏以文化为魂、旅游为体,走出了一条别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西藏文旅融合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有力引领。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出台《西藏自治区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政策措施》,从提升消费能力、优化服务环境、培育新增长点等方面提出14项具体措施。在消费场景创新方面,推出“机票+酒店+景区+N”组合产品,打造“游+油”自驾游促销活动,优化“冬游西藏”政策,出台“迎客入藏”政策,让淡季不淡、旺季更旺;在基础设施升级方面,加快3A级以上景区供氧与应急救援保障建设,完善交通网络。截至6月,今年已开行20余列入藏旅游专列,服务游客超8200人次,让“坐着火车游西藏”成为现实;在数字赋能方面,成立西藏数字文化协会,促进西藏数字文化发展,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数字技术融合,让千年文化“活起来”“传出去”……政策的精准发力,为文旅融合提供了制度保障。
文旅融合的发展成果,最终要惠及人民。西藏通过文旅产业带动就业、促进增收,让群众端上“旅游碗”,吃上“文化饭”。西藏有各类文化企业12942家,从业人员超10万人,文旅产业成为民生改善的“金钥匙”。《文成公主》史诗剧演出11年来,累计接待观众超3000万人次,为当地群众发放薪资近4.8亿元。在林芝市巴宜区林芝镇嘎拉村,村民通过发展观光产业、经营民宿、采摘产业,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1400万元,把“桃花村”品牌擦得更亮,逐步实现文化兴村、旅游富民。西藏还通过“中国西藏周”等活动,向世界展示其特色魅力,吸引国外旅行商、国际游客纷至沓来,文旅产业成为西藏对外开放的“新名片”。
站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规划启程的交汇点,西藏持续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未来,随着更多文旅产品的创新推出,西藏必将以更开放的姿态、更丰富的业态,迎接八方来客,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中国西藏网文/周晶)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4)00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