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2025上合组织数字经济论坛即将开幕之际,数字经济项目签约会暨数据产业主题推介活动在津成功举办。活动由天津市数据局指导,天津市大数据协会承办,来自天津、北京、浙江、河南等省市的数据标注产业上下游企业,以及数字经济领域重点项目签约单位等100家、200余人参加。
活动包括区域推介、主题分享、行业组织设立以及项目合作签约等一系列内容。北京海天瑞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崔向雨在主题分享环节就高质量数据集建设探索与实践进行了阐述。他表示,全球数据标注产业发展进入高速成长期,近15年AI模型训练数据集需求量每年以250%左右增长。“高质量数据具有准确、多样、真实、时效、完整、安全的特点,是人类知识的精华,也是大模型能力的基础,决定模型能力的上限。高质量数据有助于纠正模型幻觉和错误信息的产生。”
活动中,天津市大数据协会数据标注专业委员会成立仪式举行。该委员会目前共有45家成员单位。其中,联通(天津)产业互联网有限公司为主任委员单位,天津恒达文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和光同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海教园产业服务集团有限公司等10家单位为副主任委员单位。
专业委员会成立后,将致力于推动数据标注产业规范化、规模化发展,打通数据标注与全市人才技术、产业基础等优势资源的融合链路,为数据要素流通和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提供高质量数据标注支撑。
天津市数据流通利用设施项目:数联网平台也在活动现场上线发布。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设和运营国家数据基础设施,促进数据共享”改革任务要求,天津市数据局推动部署数联网数据流通利用设施,促进与可信数据空间、数场、数据元件等其他数据流通利用设施的互联互通和融合应用,加快构建“1+3+1+N”高效可信数据流通体系。
目前,已基本建成“1个”数联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底座,形成一体化接入、数据共享服务、数据流通“3类”能力,落实构建“1套”安全体系。同时,发挥南开区、河北区等数联网应用先行区作用,在公共数据授权(金融领域)、企业数据流通(人车数据营销)等领域率先完成场景落地并形成商业闭环。平台上线后,将通过采用隐私计算、区块链等关键技术,推动实现数据“原始数据不出域”“数据可用不可见”,破解市场主体间数据传输、融合难题,加快打造数据要素赋能“N类场景”,积极推动数据要素价值释放。
数字经济与新质生产力的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相契合,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领域和重要引擎。今年一季度,天津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同比增长12.2%,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9.4%,在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愈发显著。
据市数据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活动的举办将深化各省市、各行业在数据产业领域的协同合作,进一步繁荣壮大数据标注、数据基础设施等产业生态,支撑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下一步,天津市数据局将抢抓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和承办上合组织数字经济论坛重大机遇,发挥区位、产业、人才、科技等特色优势,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持续做强平台经济,超前部署数联网、智算中心、高速数据传输网络等数据基础设施,积极推动模型研发应用、智能数据标注、数据流通交易等产业聚集。同时,深化智慧城市建设,推动重点行业领域数字化转型,全面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在活动的签约环节,天津数字文旅有限公司与天津骁讯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正式达成合作,下周起将利用后者线上资源销售市场版文旅年票,其168元的费用可覆盖20余家景区,折扣力度大。合作方天津骁讯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新表示,该产品将率先在抖音平台上市,并利用多渠道在全网销售。
天津数字文旅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晓晴表示:“该产品依托我们的首发经济优势及沉淀的文旅消费数据,联合骁讯传媒的电商平台运营能力、新媒体营销矩阵及直播经济服务体系,可以实现精准客群覆盖。用户通过小程序平台预约入园,形成私域流量池,未来将拓展至演出演艺、文创特产等文旅消费场景,持续赋能天津文旅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