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哥伦比亚卡塔赫纳举办的联合国旅游组织执行委员会第122次会议上,公布了2024年“最佳旅游乡村”名单,我国申报的荣成市俚岛镇烟墩角村等7个乡村入选,是本届入选最多的国家。一个胶东渔村成为“世界最佳”究竟有什么样的秘诀?
烟墩角村隶属威海荣成市,因明初抗击倭寇在村东崮山之顶设烟墩(烽火墩),村居烟墩西北角,故名烟墩角。烟墩角海草房属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海草房作为胶东沿海地区的特色民居,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是研究地方历史信息、生存方式、审美标准、民居风情的“活化石”。
此次烟墩角村入选世界“最佳旅游乡村”名录,与近年来威海市持续抓好以海草房为代表的乡村文物保护利用密不可分。2013年以来,威海市文化和旅游部门利用各级文保专项资金1000多万,推动烟墩角村重新修缮1300多间海草房,对基础设施进行提升改造,最大程度发掘了海草房、渔家民俗、电视剧拍摄、艺术写生等资源。出台了《荣成市海草房精品民宿扶持办法》,通过“政府规划引导、市场自发主导”,推动烟墩角村打造海草房精品民宿34户。
聘请国内知名规划设计公司,还原百年海草房村落的真实场景,为游客提供渔家特色的餐饮服务及民俗体验,发展亲子游乐区、民俗民宿区、生态休闲区、海洋体验区四大区域。重点对村内150多套海草房、天鹅湾、烽火台、花斑彩石、4.5公里海岸线等自然资源进行全面整合提升,形成以“观大天鹅、住海草房、吃渔家饭、看老八景”为主要特色的烟墩角滨海观光旅游示范带。与今日头条、山东融媒等合作,常态举办文旅网络直播活动,发布旅游体验文章2000多篇、视频1000多条,总观看量突破2亿人次,全方位叫响海草房旅游品牌。
烟墩角海草房仅仅是全市海草房保护的一个缩影,威海市现存海草房数量约1.5万户,分布在300多个村,其中8个镇街43个村的海草房资源较为丰富。为保护和利用海草房文化遗产,威海市将海草房纳入文物规范化管理范畴,强化文物保护利用,努力在让海草房焕发活力、更具烟火气上寻求突破。经过多年的创新实践,探索出一套文旅融合新模式,海草房保护利用入选“山东省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和文物建筑活化利用十佳案例。
不仅如此,威海还依托革命老区优势,切实加强革命文物活化利用。将文登、荣成、乳山纳入革命文物连片保护,依托天福山革命遗址、马石山抗日战斗遗址建立的天福山起义纪念馆和马石山十勇士纪念馆入列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依托革命文物建立的荣成郭永怀纪念馆和乳山市胶东育儿所纪念馆成为胶东党性教育基地的重要教学点。
“军地共建、活化利用—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建筑群保护利用项目”获评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优秀案例;乳山市以胶东育儿所为中心,串联下石硼等省级红色文化特色村形成完整的红色旅游路线,打开了乡村振兴新格局,其经验获山东省文旅厅在全省宣传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