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文旅正以不可阻挡之势,重塑着文旅行业的形态,为人们带来全新的文旅体验。
相关数据显示,2024 年中国文旅市场迎来超 56 亿人次的历史峰值,但繁荣背后也暗藏着结构性矛盾。例如,客服响应滞后率高达 37%,游客咨询平均等待时长达 4.3 秒;标准化行程规划匹配度不足 42%,多代同游需求满足率仅 28%;这些数据深刻揭示了传统服务模式与消费升级需求之间的矛盾。
在鲁迅故里三味书屋前,游客戴上 AR 眼镜,便能看到虚拟的孔乙己身穿长衫踱步走动,吟诵着 “茴香豆的茴字有四样写法”;乌篷船划过数字复现的民国水道,沿岸社戏台上演着鲁迅笔下的《龙虎斗》。绍兴 “无界剧场” 系列数字文旅项目,借助数智技术让历史场景突破物理空间限制,使游客日均停留时长和二次消费转化率均提升数倍。数智技术为游客了解山水器物背后的文化密码提供了便捷途径,通过解构文化信息,运用全息成像、增强现实等技术,帮助游客建构起多维度的交互感知通道,产生强烈的代入感。
在湖北省博物馆综合馆大厅体验区,曾侯乙编钟的展示引入全息投影技术,观众动动手指即可 “敲响” 编钟,借助 VR 设备还能化身乐师进行演奏,沉浸式体验编钟的敲击和钟鸣的反射轨迹,感受战国时期金声玉振、钟磬合鸣的表演场景。在旋律互动中,观众还能观赏青铜纹饰中的雷云纹幻化为跳动的声波图谱,深入理解先秦时期青铜乐钟 “一钟双音” 的发声原理,切身感受青铜礼乐重器带来的视听震撼。这种数字交互让游客深度参与虚拟演奏,加深了对文化的理解。
资阳文旅集团充分运用数字化技术,整合安岳县的石窟资源,打造了安岳石窟数字展示中心。依托 3D 建模、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还原精美造像,为游客带来独特的文化体验。五一期间,该中心推出的活动直播曝光量达 608 万,点赞量 331 万,累计观看人次约 317 万。假期累计接待游客 5 万人次,其中数字体验馆接待 1 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 29.8 万元。此外,资阳文旅集团旗下各文旅项目构建多元化线上营销矩阵,创新运营管理模式。安岳锦江宾馆通过抖音直播带货,带动客房销售金额 8 万余元,五一当日客房入住率达 100%;资阳金牛宾馆依托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推广特色服务,五一期间也取得了良好的经营效益。石窟文化公司还打造多渠道信息服务矩阵,实现信息查询、票务预约、无感入园等功能,提升了游客的入园游览效率和满意度。
鄂尔多斯数智文旅 “赋能监管 + 提振消费” 项目在传统文旅大数据平上进行创新。在行业监管方面,引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重塑文旅超融合数据平台,构建全域风险防控网络与智能应急响应体系,实现跨部门、跨层级的协同治理能力提升。在提振文旅消费方面,整合客流、交通、气象、文旅资源等数据,为游客提供精准行程建议、安全预警等优质服务,并通过 “云游鄂尔多斯” 平台整合商家资源,累计总交易额 13.79 亿元,累计发放政府消费补贴 2.15 亿元,有效撬动城市消费潜力,释放文旅数据潜在价值,打造了全市 “一盘棋” 的智慧文旅新生态架构。
数字文旅的发展不仅惠及游客,也为文旅企业、地方经济等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形成了多方共赢的生态格局。
对于文旅企业来说,数字化转型能够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通过大数据分析,企业可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合理安排物资采购;借助线上营销渠道,能够降低营销成本,提高营销效果。同时,数字文旅产品的开发也为企业开辟了新的盈利增长点,比如线上数字藏品的销售、虚拟体验项目的收费等。
对于地方经济而言,数字文旅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数字文旅的发展需要技术支持、内容制作、平台运营等多个环节的配合,这将促进当地信息技术、文化创意、电子商务等产业的发展。此外,数字文旅能够提升地方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消费,带动餐饮、住宿、交通等行业的繁荣。
以一个偏远的古村落为例,通过数字化改造,将古村落的建筑、民俗等进行数字化展示和推广,吸引了大量游客的关注。游客的增多带动了当地民宿、餐饮的发展,村民的收入得到了提高。同时,为了满足数字文旅发展的需求,当地还引进了相关的技术企业和文创团队,促进了当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数字文旅的发展是时代的趋势,它以数字技术为支撑,不断创新文旅产品和服务模式,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为文旅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未来,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文旅将会呈现出更多新的形态和可能,为我们带来更加精彩的文旅世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